2014“浙江幸福企业”大型走访第2站•今日早报和浙商博物馆联合推出
□本报记者 章卉
通讯员 梁淑婷
9月10日,今日早报携手浙江工商大学组成的“幸福企业考察团”第2站来到了杭州公元大厦。这座西湖区以楼宇经济盛名的写字楼里有一家深藏不露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浙江浙商创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创投”)。2012年和2013年,这家一层楼面都不到的公司纳税金额分别达到1.5亿和2.5亿,人均创利更是惊人,1000万。
无巧不成书。浙商创投上个月注资1亿元刚投了一个项目“幸福9号”。此轮投资后,幸福9号估值接近20亿元,成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产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变革商业模式获得最大投资的公司。而浙商创投公司上下,也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正能量。
会工作
在这里上班,每天都像打鸡血一样
如果你看过徐静蕾演的《亲密敌人》,你多少会对创投这行有个基本印象。我们见到的五位公司高管,风格不尽相同,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爱拼才会赢。公司会议室里墙上“我们的投资案例”展板上琳琅满目地挂了几十家公司。负责投后管理的副总监楼琼自告奋勇起身给我们介绍,这些项目中既有被公众熟知的贝因美、华策影视、华数等上市公司,还有你可能都没听说过不知道做什么的微信海、小冰火人、爱侣……这还不包括公司刚谈下的十来个项目。
“每天见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行业,接触新鲜事物,我们每天都像打鸡血一样,”这个比喻让大家都笑了。
她感恩地说,“工作的时间都没有办法按8小时计算的,加班、出差,大家都是不计时间、不计回报的。而公司也会在保证制度的前提下,人性化地化解大家的后顾之忧。比如限行的规定出来以后,给员工按时上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可是在这里,你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在限行当天,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可以略微晚到。”
而当85后开始进入职场后,公司的考勤制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果谁当天和客户有约,直接去谈业务,只要在微信群里告知一声去向,我们就视同他打卡了。” 很有“御姐”风范的公司行政、人力资源总监徐亚波认为,不一定非要强迫他8点半到公司。
这样人性化的管理不但没有使得员工变得慵懒,反而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在负责风控、财务的总监陈如平看来,作为民企,这家公司更难得的是包容。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这在所难免。一般的公司员工会战战兢兢,怕老板对你有看法,会比较在意。有的老板还会骂人。我们这里,老板看你一眼,你就知道哪里错了,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就好。在“包容、共享、合作、共赢”的公司文化背景下,每一位员工在公司都感觉受到了尊重,而这种尊重激发的动力,是惊人的。
会生活
全体员工一起去了巴厘岛开年会
浙商创投不仅是一个战斗力超强的团队,员工之间也都处得非常自然、恬淡。员工们说,那些“办公室政治”在我们这都用不着。新人来也兴不起浪。
团员们都很好奇,如此高压力的行业,为何少有人流露出焦虑?这家公司是怎样帮员工解决后顾之忧的呢?
“我们这里有个茶水间,里面有各式各样的茶包,红茶、绿茶、花茶,都可以随意享用。”上班第一天,就有员工被茶水间的小细节给震撼到。
公司一名女员工生产后,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无奈之下向公司请辞。公司居然人性化地帮她办了“停薪留职”,还继续帮她交着劳动保险,直到一年后她处理好家庭关系满血归来。
公司有提供住宿吗?在公司奋斗多久能买房?这些在其他公司的常规问题在这里统统不是问题。薪酬与社会平均水平比一定要有竞争力,建立企业激励机制,给员工成长空间,不管你在哪个岗位,有机会有项目都可以介绍进来,等成功了,项目经理也会获得财务自由。在福利待遇上,浙商创投的高规格更是让员工倍感自豪,“我们每年都有1-2次的旅游、拓展和培训。2013年的年会我们是去印尼巴厘岛开的”。
在浙商创投,目前有六十多位员工,上至60多岁,跟着董事长打拼几十年的元老大姐,下有1994年生的新新人类。要把这一大家子招呼起来一起出游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团长”徐亚波清楚地记得,那年订去巴厘岛的行程时好事多磨:从杭州直飞巴厘岛的航班取消了,一时半会儿要安排六十多位员工的飞机航班确实很难。“我们陈总是很有决策力和行动力的人,他说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所以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全体员工一起飞香港转机去了巴厘岛,顺顺利利、热热闹闹开了年会。合家福上,每个人的笑脸都发自肺腑。
此外,浙商创投不仅为员工办五险一金,还给外勤人员额外投保了意外险。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工作的同时得到快乐,学会分享。2013年华策影视项目结束后,公司给每位员工发了个信封,从董事长到前台小姑娘,人手一个。拆开“欢乐奖”的信封,摸到厚厚的现金,几个入职年龄不到两年的新员工觉得幸福来得实在突然,“我对这个项目一点贡献都没有,居然也能分享成果。”
■掌门人访谈
陈越孟:
体味滚雪球的乐趣
在我们说话间,公司董事长陈越孟端着他的紫砂茶壶,进了会议室,找了个空位就坐下了。在聆听大家讲话的时候,他面带笑容,插话不多。这也是他的风格“多做事,少说话”。
其实,如果用PE最爱的讲故事,陈越孟的经历有许多故事好讲,他从中文系才子转身成为创投界精英,“文科生的逆袭”;他从家族产业跳出来创办创投公司,可以讲“富二代的接班”……这些,他都云淡风轻地掠过,“我是有传承,有家族基因的,和学院派的创业家是不一样的,我原来是管过企业的,见过钱的。”
作为船长的他,不仅要为自己奋斗,还要给员工财富增值,让客户增值,回报社会。如果说过去两年经济环境不景气他有意放慢了速度,那这半年的加速度和成果让陈越孟有些振奋,“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投了20个项目,都是移动互联网的,资金都是来自传统企业的。”
“我只不过是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幸福不就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嘛。同时,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还让更多人成功和幸福。看到许多曾经默默无闻的公司在我们的培育和孵化下走向成功,为社会做出贡献是一种幸福;为我们的投资人创造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是一种幸福;让员工做幸福的创投人,与公司共同成长、共享公司成功的果实、实现人生价值,是一种幸福。这种种幸福综合起来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这是陈越孟理解的幸福。他很不在意外界的评价,他着迷的是和巴菲特那样做投资,他沉醉的是滚雪球的快乐,做到80岁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