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创投是浙江首家成功登陆新三板的民营控股创投机构。在清科2015年中国股权投资年会排名公布中,浙商创投为2015年中国本土创投机构20强,2015年中国消费领域投资机构10强。
杨志龙则是拥有十多年创业投资和资本运营资历,浙商创投创始成员、基金合伙人。杨志龙直接投资和辅导企业数十家,其中成功上市和并购的包括喜临门、郑州煤机、华数传媒等,担任数十家公司董事、监事。
12月1日,山东省人社厅与大众报业集团组织的中国泰山创业论坛中,齐鲁晚报记者专访了演讲嘉宾杨志龙。杨志龙在接受采访中表示,他选择创业企业非常注重团队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还对记者反复强调创业者要理解商业的本质。以下为专访内容:
齐鲁晚报:您是TMT行业资深专家,现在O2O很火,这是为什么呢?
杨志龙:BAT成立都比较早了,还有新浪、搜狐等。过去他们的最大就是信息传播,更多的是媒体。马云的淘宝也是挖掘商业里面的信息流。当然我们讲互联网本身就是信息产业。他们那个时代,信息供给还是非常少的,信息存在某种匮乏性。
现在大的产业巨头把持着市场,很多企业就开始向下发展,成为O2O。其实O2O很早就有了。大众点评网很早就存在了。
齐鲁晚报:现在动不动O2O,而且O2O企业死得也很快,比如你要投一家O2O企业,您会注重注意企业的那几方面?
杨志龙:就看企业的生意怎么做,怎么去赚钱。O2O很烧钱,有些企业却不知道怎么才赚钱。我就是看你这个企业怎么赚钱,盈利,把你赚钱的模式搞明白。再者,这个企业如何扩张。第三,如何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和壁垒。
齐鲁晚报:您似乎非常重视团队?
杨志龙:我第一个就是要看核心团队的稳定性,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关乎企业和生意能不能持久下去。稳定性是难以明确的量化的,但我们会考察创业动机、创业伙伴是怎么认识,成立了多久,有没有共同承担过一些困难。世界上没有一个事情是那么容易的。
再者,现在我注意到有些创业者非常执着,精神可嘉。但你要知道你是在做企业,做企业是另外一个事情。核心团队必须认识到自己是在做商业。中国传统观念中,10个商人9个是奸商。其实做生意并不是骗钱。
齐鲁晚报: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复制北上广模式在山东做O2O,山东本土企业做O2O是不是相比于北上广难度更大?
杨志龙:做O2O必须要落地,落到服务,所以O2O有地域的限制。北京的公司派人到山东来做O2O,成本肯定高。但如果它的产业模式比较成熟,成本就会比较低。虽然存在地域差异,但商业本质差异不会太大,运作成本就比较低。
O2O企业将信息、服务等整合在一起,降低客户的选择成本。只要形成明显的竞争壁垒,比如运行效率高,成本低,产品服务差异化,有这个需求,我相信在山东和在北京差别不大。不过北京创业者比较受到资本的关注,团队建设容易得到牛人的帮助。
齐鲁晚报:我知道浙商创投应该也投资了O2O企业,您能讲讲为何投资吗?
杨志龙:那就举举品尚红酒吧。品尚红酒创始人是IT出身,后来进入红酒领域。这个创始人干事比较扎实。做生意自古以来就是找上游拿货,然后卖给下面经销商,品尚红酒无论在品类还有成本上都非常有优势。他们知道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他们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优势。
现在O2O做销售额,甚至倒贴,认为销售额决定一切。这不是做生意的本质。
最近还投上海的幸福九号。这是一个传统业务的转型。之前这家企业做老年人 保健品销售。在这个行业里,销售模式都是一个,竞争壁垒并不明显,国家对保健品又出台很多管控措施。不过这个企业老板执行力很强,团队激励制度做得很好。我们将研究,做老年人O2O,现在已经建了2500多家老年人服务站,将电商优势和销售结合。就是通过建立老年人大型社区化社交中心,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健身、疗养等需求,逐渐以社交为中心形成老年人的用户粘性。同时,幸福九号线上商城与移动互联网的商城、社交、游戏等线上平台与线下充分互动,形成强有力线上流量入口,与线下形成良好的联动,迅速扩张用户数量,形成生态系统。
齐鲁晚报:我注意到浙商创投认为医疗O2O是更庞大的机会,为何呢?
杨志龙:现在中国健康领域,患者、医生几乎都不满意,肯定会被改造的。医疗服务业时供小于需的。并不是老百姓没有地方看病,而是市场没有细化,老百姓许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医院基本上都是国有的,有些人想住好的病房,但有人会认为凭什么你就住好的。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再者,弱势群体扶持现在做的也不好,药费非常高,能不能给他们开价格低廉,效果非常好的药呢?这些通过商业化能否解决呢?我们已经收购了三家医院,开始尝试。
齐鲁晚报:现在很多企业,怕创投把钱投进来,等钱赚了,就不陪企业玩了。这个您怎么看?
杨志龙:我要消除一个误解,就是很多认为创投的风险比创业者大。但其实不然,创业者投了10万元,但创投可能投100万,甚至更多。这个风险对于他们来说并不低。
齐鲁晚报:未来您看好哪些领域呢?有机会?
杨志龙:互联网领域还是有机会的。再者,新兴产业。我分为内生性领域,比如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生物制药。这些在美国也非常火。再者就是外生性领域,比如太空开发、海洋开发。这个投入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但长远来看还是有机会的。
齐鲁晚报:国企改革关于混改的新闻很热,这对于我们浙商创投是个机会吗?
杨志龙:我们有计划参与进来。浙商创投本身就是一个反向股改的企业。一家民企然后国有资本进入。这说明国有企业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有管理规范等方面的优势。混改比较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意味着两个人当家作主,冲突比较大。我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并不代表国有资本流失,我们是通过混改等焕发重新焕发企业的增长。
混改,我们当然不直接参与管理,不参与决策。因为我们并不是专业的。但我们通过资本体系的建设,设立合理法人治理结构,权利与义务相挂钩。
齐鲁晚报:有人说,创业对中产阶级的洗劫,这个人非常知名。您怎么看?
杨志龙:我不赞同。首先看他们是否自愿的,创业者应该都是自愿的。第二,存在不存在政策性,类似诈骗这样的。我把你骗进来,规则不适合你们,你们玩输了,你们惨了。国家不可能这样。相反,国家还给你政策扶植,给你补贴等。民间有创业的热情,但创业者必须理解创业有风险和成本。
对话交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