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新三板
据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隋强在出席“2015第四届金融街论坛”时发表重要讲话表示,分层试点年内一定推出,与此同时摘牌制度也将推出;新三板向创业板的转板试点也将推出。
隋强表示,新三板目前还处于初创期,它十分年轻,扩大到全国以后,因此新三板市场规则制度的建设、制度效应的充分释放、市场监管的完善,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处于成长的烦恼,既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能过分担忧。
关于股转系统的下一步工作着力点,隋强指出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地强化市场融资功能。股转系统将在优化挂牌审查、股票发行和并购审查工作机制的前提下,完善股票发行制度,鼓励挂牌同时发行,发展适合中小微企业的债券品种,推出资产支持证券,开展挂牌式回购业务试点。
第二,完善市场体系。新三板内部已具备分层的条件,这项工作今年年底一定推出。围绕着市场体系建设,股转系统还将推出新三板向创业板的转板试点,推出和建立合作对接机制。
第三,改善市场流动性。优化协议转让制度,大力发展做市业务,引导做市商加大做市投入,提升做市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做市商的作用,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机构和队伍,扩大市场长期资金的市场供给。
第四,加强市场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股转系统将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控制相匹配,强化风险融资能力,探索研究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监管效能,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的功能,在分层的同时推出和完善市场的摘牌制度。
以下为演讲实录:
隋强:尊敬的苏东常务副区长,陈宁副区长,尊敬的张所长,各位来宾,晚上好,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交流,遇到了很多老朋友,俗话见老朋友相见分外喜悦。北京临近深秋,秋天往往是收获的季节,所以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同盘点新三板扩大到全国近两年以来的市场成效,我个人觉得也十分有意义。今天的主题表明大家对新三板的认可,尽管它是一个新生的市场,同时也表明大家对新三板的未来发展还是抱有深深的期待。所以我想借今天这个机会,就围绕着新三板效应这个话题和在座的各位嘉宾分享五个方面的体会,不当之处也请各位专家、各位学者予以批评指正。
第一点体会是,新三板包容性的制度设计和覆盖面广的特点,有助于引导要素向创新创业企业集聚。大家知道,我国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有着中小微企业系统重要性与个体弱势地位并存这么一个特点。一方面大家也知道,中小微企业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和创新的重要源泉。另一个方面社会资本还是很难进入中小微企业,工信部的数据表明,只有20%左右的社会资本能够进入到中小微企业,我们观察制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既有企业主体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体系自身的因素,换句话说,我们传统的资本市场并不包容中小微企业,天然地就把中小微企业排斥在资本市场扶持的对象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三板的设立就弥补了多层次资本市场断层和券商业务断层的先天不足,既完善了与中小微特性相适应的风险投资体系和综合的金融服务体系,因此我本人认为新三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最大的改革增量,也是最新的创新变量。新三板已经突破了以往的行业属性、业态模式、规模体量、盈利亏损等因素,对企业而言,对接资本市场的制约,缓解了中小微企业上市难、交易定价难的问题,实现了对企业投资的选择和价值判断的权利交由市场决定的一个重要目标。
实践也证明,新三板这种注册制的探索的路子走对了。截止到昨天,我们全市场的公司合计是3837家,总市值是1.66万亿,覆盖84个大的行业,在这些庞大的中小微企业过程中间,我们中小微企业的占比是95%,高新技术企业的占比是65%,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占比合计达到70%。今年我们共有1446家公司完成了将近2000次的股票发行,融资总额达到了813亿元,这个数据比2014年全年增长了525%,新三板的平均企业单次融资规模是多少呢?是4236万元,据我们目标统计,尚有将近1000亿左右的融资计划还在程序里,因此全年突破1000亿的发行融资应该是没有多大的悬念的。
市场支持的成效也是比较明显,据我们2015年上半年末的市场统计,全市场有80%的公司实现盈利,平均营收同比增长将近14%,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将近80%。除了资金以外,新三板还支持了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在中小微企业的集聚,我们累计有249家挂牌公司开展了325次带有股权激励性质的股票发行,激励的核心员工达到了6220多人,累计有122家挂牌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和社会兼并,交易金额达到了247亿元。
第二个方面,是新三板改变了和改善了私募股权投资的生态环境和运作模式,有助于引导早期资本的形成。我个人体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一面是广大的社会资本投资难、定价难,投了以后退出难。
因此,看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要从融资方看,也要从投资方看。我们观察到新三板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中小微企业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对于创投基金为代表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完善募、投、管、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三板市场包容的市场准入体制,明确的挂牌预期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一方面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了退出通道和投资估值的参考,推动改变了过去大家都做IDO项目的状况,引导股权资本迁移,另一方面新三板海量挂牌企业的特性,及新三板公众公示对信息披露的持续规范的要求,有助于改进投资的信息收益条件,完善投部管理,为私募股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投资标的,也带动了社会资金的募集。据我们统计,今年我们所有的发行中,共有47%的私募股权参与了我们的发行,我们的挂牌公司中将近50%的公司,前十大股东有7个VC的影子。
另外,今年上半年设立的新三板创投基金公有735支发生募资行为,募集的资金总额达到了1187亿元,其中上了新募的基金有456支,占比超过了62%。同时新三板的平台也为私募投资基金本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共有14家私募基金公司完成挂牌,共计募集资金达到了293.5亿元。14家私募基金挂牌公司中,2014年的平均资产19.09亿元,同比增加了273%,平均营收为1.58亿元,同比增加了47%,平均净利润为7782万元,同比增加了227%。
第三,新三板积极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鸿沟,助力提升金融协同效应。我们观察到,中小微企业不单是类型多元,而且需求也非常多元。目前为支持双创,各金融机构纷纷开展和探索针对中小微企业,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总的看各类金融机构信息相对独立,服务也相对独立,服务的分割化、碎片化的现象较为突出,整体上金融体系的协同效应还不是很强,目前围绕着新三板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已经探索深度开展合作,我们已经与29家商业银行及1家资本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银行研发推出了数10款针对挂牌公司的专属金融产品或者是投资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今年6月底,合作银行为挂牌公司提供的贷款合计是将近850亿元,主要是以股权质押和信用贷款为主。另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机构等围绕新三板也探索发展出了比如投资先行、投贷联动、银政联动的新的服务模式,应该看到中小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毛细血管,分布十分广泛,渗透力很强,精准度也比较高。与中小微金融机构的有效对接,使得新三板对接实体经济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我们也支持小微金融机构挂牌。
目前共有56家金融行业挂牌公司覆盖了哪些类型呢?比如说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农经社、保险代理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投资咨询等10个细分行业,这些小的机构挂牌新三板以后,募集到资金以后,必将有力地改善和改进针对小微金融的金融供给。
第四,新三板引导证券公司等市场中介机构创新和完善了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链条和服务模式。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国的证券市场从服务成熟企业、大型企业、规模企业,从这个地方起步,逐步完善到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以新三板为代表。但是同时我们应该观察到,前期的多年的实践使得我们的证券公司等市场中介主要以IPO为目标,偏好规模以上企业和成熟企业,因此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体系表现为,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链条不完整。大家也知道,围绕着如何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新三板创设了主办券商制度,主办券商制度理解起来可能比较专业,其实如果说我们调整一下角度,也特别好理解。主办券商倒过来说就是券商主办,券商主办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一方面要求券商以销售为目的,在前端遴选企业,回归投行的本质。
另一方面,要求券商以提升企业价值为目的,进行持续督导和服务,引导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同辅导企业改制,规范公司治理,完善资产定价和销售能力等方面加快业务整合,更好更广地甚至更早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因此,在主办券商这个业务链条中,券商通过推荐挂牌和做市业务,将投行经济业务、资管业务等业务链条全部打通,并形成了协同效应。券商的盈利模式也不仅仅体现在推荐环节上,而是与挂牌公司的持续发展,挂牌后的股票发行、做市等持续业务密切联系,同时主办券商在展业的过程中,他也需要积极协调组合各类的市场资源,包括股权投资机构、银行、律师、会计师等等,组团对企业进行筛选,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目前新三板的主办券商公有93家,在做市上商84家,会计师事务所40家,律所是482家,据我们调研,企业挂牌新三板以后,90%企业认为挂牌以后融资环境得到了改善,2/3的公司认为挂牌以后达到了挂牌的初始目的,可以说以新三板为龙头,以PVC、政府引导基金、银行、担保等力量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链和政策链已经初步形成,新三板已经朝着国营决定的方向在发展,它的效应正在逐步释放,而且必将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充分的释放。
第五点,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创新是新三板的永恒基调,创新是新三板的生命力所在,新三板的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总的来看,新三板目前还处于初创期,它十分年轻,扩大到全国以后,因此新三板市场规则制度的建设、制度效应的充分释放、市场监管的完善,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市场存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处于成长的烦恼,既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能过分担忧。
这一段时间以来,围绕着新三板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我个人认为有合理的成分,当然也有很多传统的老眼光、老思维。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在评价中国的改革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回头看,制约我国改革发展前行的核心的因素多半来源于我们既有的成功经验,这也就是我们常规说的要走出路径依赖,因此我个人认为看待新三板需要新眼光,需要新思维,不能掉进传统的思维里,更不能用传统的交易所的发展成效和发展成果来评价对标新三板。新三板将坚持走自己的路,建成自己的特色。
说到这,大家十分关心,新三板要走自己的路,你对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下一步你们的工作着力点在哪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进一步地强化市场融资功能,市场如果没有融资的功能,必将背离市场的初衷,新三板就是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我们将在优化挂牌审查、股票发行和并购审查工作机制的前提下,完善股票发行制度,鼓励挂牌同时发行,发展适合中小微企业的债券品种,推出资产支持证券,开展挂牌式回购业务试点。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是完善市场体系,总的来看,目前新三板海量市场规模已经形成,内部的结构性分化也开始产生,因此新三板内部已具备分层的条件,我在这里想告诉各位的是,这项工作今年年底一定推出,大家不必担忧。围绕着市场体系建设,我们还将推出新三板向创业板的转板试点,推出和建立确性市场的合作对接机制。
第三是改善市场的流动性。大家可能也知道,新三板目前的流动性不足是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分析这些矛盾,除了企业自身股权集中度比较高,可流通部分不足之外,还有其他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市场合格投资的数量不足、结构比较单一,导致市场的风险偏好系统、交易的需求不足。换句话,就是说市场的活水不足。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我们新三板创新推出的做市商制度,现行的制度规则下,由于我们的证券公司没有前期经验的积淀,加之我们监管体系的不成熟,导致了我们很多证券公司整体上在做市的业务中以自营方式运作和监管,它的券商组织交易的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解决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必须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特点,基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特点提供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我们的协议转让制度,大力发展做市业务,完善市场效益机制,引导做市商加大做市投入,提升做市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做市商的作用,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机构和队伍,扩大市场长期资金的市场供给。这一段话说得十分专业,但是理解起来也不难,就是大力发展做市,优化交易,改善市场的资金工艺。就这几句话。
第四个方面,新三板下一步发展就是要加强市场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应该讲新三板海量市场的特性给我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传统的对公司的监管已经不适应新三板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将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控制相匹配,强化风险融资能力,探索研究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我们的监管效能,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的功能,在分层的同时,我 们也将推出和完善市场的载排制度。
总之,新三板还十分年轻,今天的场合十分难得。我期待在后续的环节中能和各位嘉宾就如何发展和完善新三板做深度的交流。感谢会议主办方提供场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