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周五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征求意见稿后,何时重启IPO备受各方关注。证监会发言人就此告诉CBN记者,正式的改革意见发布之后将立即启动新股发行工作。
同时,多数接受采访的相关人士认为,二级市场行情将是把握IPO节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此前已过会的企业,并不必然能获得发行批文,而要接受证监会的重新考察。
6月5日后重启IPO
自从2008年9月后暂停A股IPO以来,对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讨论、建议层出不穷。证监会采纳市场意见,并推出分步改革措施,目前第一阶段推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其中提出四项改革措施。
证监会要求,询价对象应真实报价,询价报价与申购报价应该具有逻辑一致性,主承销商应采取措施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要求将网下网上申购参与对象分开;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发行人及主承销商应当刊登新股投资风险特别公告,向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充分提示新股认购风险,远离“圈钱股”。
在上周五的发布会上,在回答CBN记者关于IPO重启时间表和前提条件的问题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个指导意见发布之后就安排新股发行,也可以说,6月5日之后就安排新股发行了。”他进一步强调,没有使用“择机”一词,正是为了明确6月5日后立即启动新股发行工作。
6月5日是此次意见稿征求意见15天结束之日,据悉证监会今天将举行各界市场人士座谈会以了解意见。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试行规则》要求,证监会制定证券期货规章,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原则上为15日,除非情况特殊,需尽快发布、施行的规章。
虽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没有明确IPO首批企业登陆主板的前提条件,但多数受访人士认为,二级市场行情将是市场化把握IPO节奏的重要指标之一。
重新筛选待发企业
谁将成为恢复IPO第一股?最有希望而跃跃欲试的企业包括两类:一种是此前已过会但未拿到批文的32家企业,一种是已递交首发申请材料,正在证监会排队的100多家企业。多位中介机构人士昨日对CBN表示,证监会正在重新筛选考察上述32家企业,要求补交多种材料,以供分析全球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以中国建筑、光大证券为代表的拟主板上市5家企业和拟中小板上市27家企业,组成了第一梯队。从程序上来说,它们比在排队的100多家企业是有优势的。上述32家企业在2008年已通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但尚未拿到准予发行的批文,因此迟迟不能公开发行。
但第一候选梯队也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企业所补交的2008年年报是亏损还是盈利?而这,是否会影响到它们的审核通过令的有效性?在回答CBN记者这方面的质疑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说,已经启动了一些比较规范的特别程序来处理此事。
主板新股发行门槛之一为最近三年盈利5000万元。而受经济危机影响,大部分企业于去年四季度出现衰退,一些第一梯队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出现业绩下滑,可能跌到门槛之外。
“证监会在重新审查这32家企业,要求我们补了很多材料,比如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专项分析,环比和同比来研究业绩变化的原因。比如把去年四季度和2007年四季度业绩进行对比,把2009年一季度和2008年一季度同比,以及对最近一年每一季度进行环比分析。”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昨日对CBN表示。
薛荣年很认可证监会的重审理念和方法:“证监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分析来判断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我感觉很客观,方法也挺科学。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格的企业要单个分析,不能统一标准。我很赞同证监会的综合性考虑。”
对于一些去年业绩下滑过速且无反弹的企业,纵使已获得证监会发审会通过,仍不会获得优先发行资格。“有些企业业绩下滑超过50%,无法满足业绩稳定增长之条件,也无法很快克服危机的影响,就不会被放在优先位置上发行。”上述中介机构人士说。
此外,弱市融资将会使企业调低对发行价格、募集资金的预期。参加中国建筑上市发行工作的一位人士说:“从补交给证监会的会计报告来看,中国建筑去年盈利还是可观。此外,央企上市目的多元化,上市是改制的成果,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中国建筑去年计划募集资金400亿元,但今年能否实现募集总额还要看市场反应,预计将低于去年较为理想的市盈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