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业周刊》
依赖二次风投基金有助于风投资本合伙人专注于自己的技能。首轮投资者所需掌握的技能与后期投资者有所不同。风险投资企业应发挥并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驱动前行。
风投资本陷窘境
硅谷与风险投资行业正苦恼缠身,它们何以至此,如何才能重现生机?人们提出了大量的复兴方案,有的倾向于政府纾困,有的主张风险投资行业的重整,有的提议创建一个单独的新市场,创业公司的资本可以像上市公司的股份一样在这里买卖。这些提议各有其优点与不足。
但是,不妨重新思考一下最基础最根本的地方,也就是创业公司获得资金支持的方式。风险投资家们应重新打量投资时机和期限。风险投资家与其它熟悉初创业企业的投资者应该在创业公司初期介入,投入数年,然后再将股份出售给善于处理较成熟企业的其它风投基金。为什么这一模式更为可行?不妨先看一下当前投资模式的弊端。
传统投资模式的弊端
目前,大多数投资者买入初创业公司的股份,接下来的数年里再追加投资。举例来说,一个典型的早期风投资本会在A轮或B轮投资中投入300万至500万美元。随后再追加300至500万美元投资,以换取对企业的控制权和相关权利。过去30年间,这一投资模式一直被奉为圭臬。
但首轮投资过后,风投资本若想通过出售首期股本或是出售创业公司来获得回报,有可能要等上10年,目前大多数风投资本都遵循“10年投入期”。
此外,退出投资获得回报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而不是更短。比如YouTube这种成立不到两年就被Google以16.5亿美元天价迎娶的案例极少。长远来看,像Zappos这样的模式更具代表性。Zappos是一家在线服饰零售商,运营情况良好,获大量用户青睐。但是,Zappos今年即将庆祝其诞生10周年,而风投资本要退出投资并获得回报,还要等上好几年。
长时间的投资回报等待,不仅对在意投资回报率的风投资本无益,还会让部分投资者坐立不安,如向科技企业投资的大学捐赠基金,更会损害个人投资者的利益。有许多业界知名的风投合伙人,压根就没能功成身退并获得回报。部分风险投资家抽身转行,而有些风投企业则缩小了规模。
二次风投基金涌现
这就是二次风投基金的用武之地。这些企业或许成立还不到十年,专门从风投企业手中购买私人公司的股份。如近十年来在这一领域极为成功的Saints Ventures和W Capital Partners。二次风投企业现在占风投市场的3%左右,但随着其交易数量的增加,影响也在不断变大。总部位于旧金山的Saints Venture现在手中握有Facebook、eHarmony和QuinStreet等公司的股份。
这一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风投资本乐于出售股份给二次风投基金。尽管过早出售所持股份,当投资企业大获得成功时会显得长期投资价值有所减损,但及早兑现投资——比如说3年,而不是10年——也相应提高了风投资本的投资回报率。
况且,依赖二次风投基金有助于风投资本合伙人专注于自己的技能。首轮投资者所需掌握的技能与后期投资者有所不同。风险投资企业应发挥并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驱动前行。就像创业公司会在日趋成熟时更换CEO一样,一旦创业公司成熟了,它们是否也有必要更换风投资本?少数人能够扶植一家企业,从初创期的概念雏形成长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企业。但大多数企业需要中途更换风投资本——对于管理层和董事会来说也是如此。
成长期风投资本关注企业成长初期的问题,后期风投资本则关注企业成熟后的问题。它们的投资期限因此变短,能更好地未雨绸缪,投资资金也因此能得到善用,投资企业数量也会相应增加。
也就是说,进行A轮投资的企业,不一定要继续B轮投资,而到了C轮投资阶段,或许就应该考虑功成身退了。
有少数天使投资人已在实施这一投资模式,有人将股份出售给了进行C轮融资的风投资本。三年时间投资回报率达到了250%。这一结果还不错,尤其是在当前糟糕的市场环境下。或许他错失了企业大获成功后带来的更大收益,但及时获得回报的理念也为他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