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改委近期批复万亿元项目,显示出通过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政策路径进一步明晰。在此轮政策推动的基建投资中,能否改变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推动民间资本发挥更大作用,将是本轮经济“增长率”与“增长效率”能否同步增长的关键。
梳理获批项目可以发现,此轮批复项目主要集中在城市轨道、公路建设、污水处理等市政基建领域。这类项目往往一次性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项目建成前需政府投资,建成后需政府补贴,以往经验显示此类项目建设主体多为有地方政府背景的城投公司。而地方政府往往会通过财政、税收等方式,为城投公司输血。在资金筹措上,无论是贷款还是发债,城投公司尚需地方财政或土地收入兜底。从严格意义上讲,城投公司虽是国有,但并非市场经济环境下自负盈亏的企业主体。
分析人士认为,让民间资本更多参与此轮“扩投资”,不但能解决项目建设资金,还能兼顾项目的经济性。要进一步破除民间资本进入政府项目的门槛,采取更为市朝的融资方式,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BT(建设-转让)、BOT(建设-运营-转让)、EMC(合同能源管理)和民间资本参股等。
从国内外经验看,通过市朝方式为大型基建设施建设融资非常必要。在海外方面,著名的英法海峡隧道由项目公司Eurotunnel建设,投资者包括英国海峡隧道集团、银团、承包商等,政府授予Eurotunnel公司55年的特许期,建设、拥有并经营隧道,55年后隧道由政府收回。在国内方面,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资金亦采取市朝融资方式,吸纳资产管理公司、社保基金等多元投资主体,不仅拓展多种投资渠道,而且运营效率超预期。京沪高铁运营最初三个月,营业收入35亿元,除固定资产折旧外,营业支出为24亿,表明经营现金流已足够覆盖经营支出。
以污水处理项目为例,目前各地污水处理厂,主要有两种建设方式:一种以地方城投公司为主,自己建设自己运营;另一种则采取BOT模式,将污水处理厂交给专业水务公司建设、运营。由于民营企业对项目盈利前景十分敏感,且在某一领域更为专业,因此BOT在有效解决污水处理厂初始建设资金同时,大大提高项目的经济性。此轮投资,如可吸引更多专业民间资本进入,不仅可解决资金需求,也将为城投项目还本付息带来长期保证。
专业化民营企业资金问题如何解决,需在制度上给予更多考虑。例如,BOT项目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有许多年的收费权。目前大多数银行不愿意接受收费权质押贷款,要鼓励银行开拓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民营企业投资。另外,民间资本参与BOT类项目,还可考虑通过融资租赁、发放项目收益债等方式,针对项目设计资产证券化产品,实现循环滚动发展。
此外,应采取降税降费、低息融资支持等政策,鼓励并促使地方城投公司向民间资本开放股权合作大门,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如上述问题能得到重视和解决,我国以投资为主要手段的稳增长道路,将开拓出一条更为高效便捷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