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7日在2012财新峰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处于转轨过程中,经济过热倾向往往多于通缩倾向,货币政策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在同日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第九届全球年会上,他指出,金融改革以自下而上方式进行,既积累经验,又保护基层积极性,无论是地方还是企业的基层都有创新改革动力。改革应允许试错。
周小川在2012财新峰会上总结了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他说,中国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财务“软约束”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各地方举债、上项目动力都很强,都希望“银根”松一些,容易造成经济易热不易冷、潜在通胀压力较大等问题。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亚洲国家政策普遍趋向保守,积累大量外汇储备,中国也不例外,在较长时间里面临着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外汇大量流入导致流动性被动投放较多,对物价形成压力。
他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具有多重目标,即维护低通胀,推动经济合理增长,保持较为充分的就业及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多目标制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有关。在转轨过程中,中国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消除价格扭曲,转向市场化价格体制。“如果只关注低通胀,就会对任何价格改革持抵制态度,使央行陷入尴尬局面。”
金融机构是否稳健是货币政策能否有效传导的关键。新世纪以来,中国加快银行体系改革,周小川将之称为“在线修复”,“因为经济运行没法中断,机器要继续运转,同时更换问题部件”。他强调,危机时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是必要的。
周小川称,新世纪以来,货币政策工具转向更加市场化的手段。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用得好的话,都是市场化调节手段”。他承认,有时还会经济手段与一些行政手段并用,导致政策力度波动过大。
在对汇率改革历程进行回顾时,周小川说,其顺序应在银行部门改革后,改革时机上需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相对平稳。随着汇率浮动区间逐渐扩大,他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对外失衡程度大幅降低。
对持续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央行采用发行央行票据、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回购及掉期交易等工具对冲。周小川称,这些工具经过配合,能起到对冲流动性的作用。对这些工具的使用都有争议,每一次调整都会引发讨论。
2011年中国在全球率先启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周小川称,中国与发达国家情况不同:从危机中较早复苏,因此也较早进入过热状态,“中国有条件也有必要率先引入宏观审慎框架。”
目前金融宏观逆周期式调控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资本监管要求等。尽管有些调控工具现在并未使用,周小川称,应丰富调控工具,以便需要时使用。
他表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应对危机要果断有力,以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政策应具有前瞻性,适时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