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834089
A+ A-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投资动态

“中国制造2025”发展趋势及金融支持对策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信息来源:浙商创投信息部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出现下降。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的强大对于提高和保持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对于稳固经济金融体系甚至维护经济金融安全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指明了方向,“中国制造”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从内外部环境来看,制造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制造业发展态势面临重大调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再工业化角逐的重点,我国将从更大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入新一轮全球分工体系。其次,经济转型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业附加值较低、核心技术依存度不高、盈利水平偏低,比较优势已经开始衰减,这要求制造业在创新能力、技术水平、质量效益、品牌创造等方面全面提升。第三,我国已具备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基础和内部条件。我国制造业规模和产品出口均是世界第一,综合竞争力较强。“四化同步”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空间。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加速转型,信息化、网络化向传统领域纵深应用,13多亿人口潜在的消费潜力将被极大激发。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为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最后,我国的中低端产能存在过剩,要求加快化解和升级,而中高端产能供应不足,需要寻求增大供给。未来10年,中国制造将沿着“九大任务、十大重点领域、五项重点工程”的路径加快推进,以促进制造业创新为主题、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切入点,以重大装备为主攻方向。

  未来10年,“中国制造2025”将展现出五大趋势:一是新兴技术将引领制造业高端化。“中国制造2025”将重点发展的新兴技术,与此前我国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度较高,并且覆盖范围又有新的扩展。未来10年,我国将在一些新兴领域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二是以全球视角优化制造业资源配置。未来10年,我国将推动传统制造业产能有序转移,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也将加快“走出去”。我国制造业还将通过并购、合资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球市场份额。三是互联网将带来制造业的最大变革。未来10年,预计仅工业互联网就将带来6万多亿元的GDP增量,同时还会带动相关企业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四是绿色制造将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节能环保相关产业有望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回收再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五是一批中资企业和品牌将具备更大的全球影响力。未来我国将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具备创造优势的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打造出世界一流的中国品牌。

  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同时也为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三大机遇:一是各类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规模庞大。未来10年,预计我国制造业将有超过10万亿元的融资需求,其中相当一部分将来自高端和新兴制造业,还有各类企业不断增加的股票、债券融资以及投资顾问等需求。二是“走出去”带来大量跨境和离岸金融服务需求。本外币结算、汇兑、跨境现金管理、利率汇率衍生品、并购咨询等需求将大幅增加。未来10年,预计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额将达10多万亿美元,将新增上千亿美元的对外投资。三是众多重点和新兴制造企业有望成为金融业的优质客户。未来10年,一大批大中小型中资企业将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崛起,成为金融业推进专业化、国际化战略的理想合作伙伴。

  下一步,我国金融业面对“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机遇,应坚持拓展高端制造业跨境业务与国际化平台协作并重,坚持调研营销高端制造业客户与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并重,坚持拓展制造金融业务与加强风险管理并重。具体而言,应抓紧时机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第一,有保有压,加快高端制造业的前瞻布局。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紧密跟踪高端和新兴制造业政策。实时掌握相关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分门别类地推进产能的优化重组。第二,积极拓展制造业跨境金融业务,打造海内外一体化金融服务业态。加强中资金融机构与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强客户和项目资源共享。第三,加强对重点领域核心企业的调研营销,为其量身打造个性化金融产品。在总结国内外支持制造业发展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选取优质核心企业作为重点拓展对象,加强成功金融模式的复制推广。第四,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推动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业务,加强与高端制造业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融资租赁等领域的联合,将合作范围从贸易、投资领域向金融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等领域拓展。第五,要加强风险管理,提升高端制造业行业风险识别能力,警惕经济周期敏感行业客户和泡沫程度较高领域中的风险。

Copyright © 2014-2016 浙商创投(zsvc.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9008796号 站点地图
TO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查看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