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关2008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著小作不计其数,其中一部很值得一提,那就是Fred E. Foldvary的“2008年的经济危机”(英文原名为“Depression in 2008”)。Foldvary教授是一个独立学院的研究员,在Santa Clara大学他教经济学,并在公民社会研究所任副主任。此君在经济学界并非大名鼎鼎,上面所提作品不过并非皇皇巨著,区区几十页,可以一口气翻完。但殊为难得的有几点:首先,教授先生的作品发表于2006年,书中以几乎肯定的口气预测了美国经济将于2008年出现危机,这绝对属于经济生活中难得的精准预测,我们见了太多的事后诸葛或者信口胡扯的所谓专家。其次,教授先生的预测来自客观的第三方数据,主要是美国政府统计部门前后近200年的数据,比较靠谱。具有相当好的可验证性。最后,教授先生论断来自并不复杂的推论(推论见下面)。简而言之,属于比较有杀伤力的经济学武器。
简单的讲,教授先生的论述逻辑推理如下:
1. 美国近200年的经济是典型的长周期活动,周期时长平均为18年
2. 每次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有两个非常有效的先行指数,即土地和房地产交易价格,平均来看,每次房地产价格出现明显拐点时,最长2年内必有经济衰退或危机
3. 美国1990年前后有过经济衰退,2006年时出现土地和房地产拐点,两厢推算,结论一致:最晚2008年经济必有拐点,即衰退或危机
教授的逻辑不仅对2008年危机适用,对美国此前根据200年间的N次危机均可套用,因此称为经典似乎不过分。那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众所周知,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整个经济中比例很小。根据2005年的数据,美国GDP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大约为1%、24%、75%。而第二产业中美国的高科技及制造业是主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房地产从来不能说是美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但即便如此,房地产行业依然对整个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每次房地产出现拐点,经济的衰退或危机都无法避免。
对于中国来说,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毫无疑问是整个经济中最核心的部分,虽然过去12年(加入WTO之后)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甚大,但房地产作用确是决定性的,有人称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对经济的贡献超过30%。可以说,过去的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从无到到有,堪称狂飙突进。虽然具体比例数字众说纷纭,但分量之重肯定远远超过用作参照的美国。自然的,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出现明显的拐点,整个经济大势必有大变化,调整幅度之大也许会超过我们能想象。那么问题是:拐点什么时候来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无法对房地产市场的规模作精确计算,但说其当前价格远超合理水平应该没什么异议。虽然中央政府着力打压,价格依然坚挺,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土地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使然。虽然我们无法精确预测何时出现拐点,但持续十几年的房地产发展模式肯定无法持续下去。
关于房地产调整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有或真或伪专家声称中国的按揭首付率远超美国,因此对银行来说,房地产市场20-30%的价格调整问题不大。这显然是忽视了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杠杆水平,特别是政府和房地产企业,且不说虚假交易蕴含的风险。也许唯一的疑问是压垮骆驼的是哪一根稻草?
这也是诸多学者对当前低迷经济的诊断:中国面临的不仅是周期性,更是结构性的改变。这会大大改变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未来表现。
当然,即便是最悲观的预测也无法忽视对中国经济基本的长期发展的积极性因素,系统性生产效率的提升,依然庞大的劳苦大众群体(即低成本劳动大军,虽然低成本竞争优势在减小),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当然幸福是另外的题目)。但长期看好基本面无法降低对中短期深度调整的忧虑。毕竟,2008年的痛苦记忆犹新。同时,长期成长速度的放缓也会大大影响相关的投资价值评估,毕竟,投资投的是未来,而且我们最关注的是成长,长期持续的高成长是价值的最大变量。即使市场规模依然巨大,但成长速度从30%降低到15%,企业不仅仅意味着价值大大缩水,而是跨过优秀到平庸了。
对于投资行业,我们大致可以有以下判断:
- 弱周期性行业会成为中期的主旋律,医疗健康(包括保健品)、消费等行业不出意外的成为追逐热点。
- 关注的重点永远应该是盈利能力而非规模,经济出现调整时,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
- Pre-IPO项目的简单套利模式日渐式微,某些行业的并购退出会逐渐成为主流
投资最大的敌人是不确定性,但创新永远与风险相伴而行。虽然所有创新都是知易行难,但与狼共舞也正是投资的最大魅力。